作者:刘波
· 百思特组织发展咨询BU 总经理
· 近20年企业管理与变革落地经验
2025年9月3日,中国“九三阅兵”以一场震撼世界的视觉盛宴,不仅展示了国家军事力量的硬核实力,更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深层次的信号:中国军队的现代化,已从“规模驱动”全面转向“结构驱动”与“能力驱动”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“4+4”军兵种结构的首次集中亮相——即陆军、海军、空军、火箭军四大军种,与军事航天部队、网络空间部队、信息支援部队、联勤保障部队四大兵种并列展示。
这一结构性变革,远不止是部队番号的调整,而是中国军队在新时代战争形态下,对“未来战争如何打”这一根本命题的战略回应。其背后,蕴藏着一套高度系统化、前瞻性的组织变革逻辑。这套逻辑,对于面临数字化转型、全球化竞争与不确定环境的企业领导者,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。
一、“4+4”结构:从“物理叠加”到“化学反应”的组织进化
传统军队结构强调“陆海空”三位一体的物理存在,其逻辑是“我有什么武器,就打什么仗”。而“4+4”新架构则标志着中国军队进入“按战争需求重构组织”的新阶段。
“4大军种”:代表传统物理空间的作战能力(陆、海、空、天基打击);
“4大兵种”:聚焦新兴战略领域,构成“战争神经系统”:
军事航天部队:掌控太空态势感知与卫星支援;
网络空间部队:主导网络攻防与数字主权;
信息支援部队:实现战场信息融合与智能决策;
联勤保障部队:构建全域、高效、精准的后勤响应体系。
这种“军种+兵种”的双轨结构,打破了以往“战略支援部队”大而全的集成模式,实现了专业化、模块化、可插拔的作战单元设计。其底层逻辑是:现代战争的本质是“信息主导下的多域协同”,而非单一军种的独立作战。
这正如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,不能再依赖“IT部门+业务部门”的简单协作,而必须设立独立的“数据智能中心”“客户体验中台”“供应链协同平台”等新型组织单元,以实现跨职能的敏捷响应。
二、军改的底层思考逻辑:三大核心原则
1、从“资源中心化”到“能力分布式”
过去,战略支援部队集中了所有高科技作战资源,形成“中心化大脑”。但“4+4”改革将其拆解为三个独立兵种,意味着中国军队正从“集中式指挥”向“分布式赋能”转型。各兵种在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,具备独立作战能力,又能快速融入联合作战体系。
企业启示:企业应避免将所有创新资源集中在“总部创新中心”,而应推动“能力下沉”,在区域、产品线、客户群中建立“创新节点”,形成“蜂窝式”创新网络。
2、从“功能导向”到“场景导向”
“军事航天”“网络空间”等新兵种的设立,不是基于传统军种划分,而是基于未来战争场景——太空战、网络战、认知战。这体现了“以终为始”的战略设计思维。
企业启示:企业组织设计不应仅按“财务、人力、市场”等职能划分,而应围绕“客户旅程”“价值场景”重构团队。例如,设立“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”“碳中和产品线”等跨职能作战单元。
3、从“静态结构”到“动态耦合”
“4+4”结构强调“三结合”武装力量体系(现役、预备役、民兵),体现了一种“常备军+后备军+社会力量”的弹性动员机制。这使军队具备“平时精干、战时扩张”的动态适应能力。
企业启示:企业应构建“核心团队+生态伙伴+自由职业者”的混合型组织,如华为的“军团制”、阿里的“项目制”,实现组织边界的柔性扩展。
三、差异化优势方向 :中国军队的“非对称战略”
与美俄相比,中国军队的“4+4”架构并非简单模仿,而是走出了一条系统集成+快速迭代的独特路径:
系统集成优势:通过中央军委统一指挥,避免兵种间的“数据孤岛”与“指挥壁垒”,实现“全域感知、一体指挥”;
快速迭代优势:新兵种独立建制,便于技术更新与战术试错,如网络空间部队可快速响应新型网络威胁;
成本效率优势:联勤保障部队实现跨军种资源共享,降低后勤冗余,提升战时响应速度。
这与华为“被美国制裁后仍能推出Mate 60”的逻辑一致:在外部压力下,通过组织重构实现技术突围。
四、对企业变革的 :三大战略启示
启示一:组织结构决定战略上限
许多企业战略失败,并非方向错误,而是组织结构无法支撑。如柯达发明数码相机却未能转型,根源在于其胶卷时代的组织惯性。企业领导者必须敢于“动自己的奶酪”,像军改一样,以战略目标倒逼组织重构。
启示二:“新质生产力”需要“新质组织力”
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正在重塑商业逻辑。企业若仍用工业时代的科层制管理数字时代的知识型员工,必然导致创新窒息。必须建立“平台型组织”“敏捷团队”“自组织单元”,释放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启示三:变革的核心是“人”与“文化”
军改不仅是机构调整,更是思想解放。从“大陆军主义”到“联合作战思维”,需要全军上下认知升级。企业变革同样需要“文化重塑”——从“执行文化”转向“创新文化”,从“层级服从”转向“使命驱动”。
结 语 :组织优化,是一场没有终点的“阅兵”
“九三阅兵”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装备,更是一场组织能力的“大考”。中国军队通过“4+4”改革,向世界证明:真正的强大,不在于拥有多少坦克飞机,而在于能否以最适配的结构,应对最不确定的未来。
对企业而言,每一次市场剧变,都是一次“阅兵”。唯有那些敢于自我革命、持续优化组织基因的企业,才能在时代的检阅中,昂首阔步,旗开得胜。
“变则通,不变则壅。”——《宋史·赵普传》
注: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,侵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