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0798,0755-86141230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
400-803-0798
公司新闻 市场活动 商学院资讯 资源下载

激活组织与人才的底层逻辑,让企业在不确定时代持续生长

2025/10/16 10:17:51


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,成为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其价值愈发明显。


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激活、个人激活及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,旨在帮助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赋能,激活组织与人才,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
企业不同阶段与管理挑战


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管理挑战,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根据阶段特点进行调整


bb353009c406fc36e7ed2fc5294d9b96.png

初创期

特点:企业刚成立,资源有限、风险高,但创新和灵活性强。

挑战:需确定产品服务、建立市场地位与基础运营管理框架,同时找投资者、积累初始用户并优化产品服务。

人力资源管理重点:灵活配置资源,注重核心团队建设,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。


成长期

特点:企业快速扩张,市场份额、收入利润稳步增长,资源需求与管理复杂度提升。

挑战:竞争压力显现,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、巩固市场地位。

人力资源管理重点:优化组织架构,提升管理效率,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。


成熟期

特点:企业规模稳定,有强大市场地位,收入利润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。

挑战:管理成熟、资源丰富,但创新力可能减弱,竞争仍激烈。

人力资源管理重点:优化运营、降本提效,寻找新增长机会,激发组织创新活力。


衰退期

特点:业务衰退,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,资源紧张、管理难度大、创新能力弱。

挑战:竞争压力加剧,需转型找新增长点,或通过削减成本、寻新市场机会应对。

人力资源管理重点:精简组织,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员工的危机意识与创新精神。


激活企业在于组织激活与个人激活


组织的活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。一个有活力的组织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抓住机遇,实现持续增长。核心在于通过组织激活与个人激活,激发组织与人才的潜能。


659804afd0f3846be79eeaf5bd8cd094.png

 

组织激活


组织激活的核心内容包括使命牵引、流程E2E、组织高效。


(1)使命牵引

使命是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,是组织的灵魂。一个明确而富有吸引力的使命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,使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。例如,阿里巴巴的使命是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,这一使命不仅明确了企业的业务方向,也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。


企业应通过战略规划,将使命转化为具体的业务目标和行动计划,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与组织使命之间的联系。


(2)流程E2E

流程是组织运行的骨架,它将各个部门和岗位紧密连接在一起,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转。一个良好的流程能够传递市场和客户的需求,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。


企业应建立端到端的流程体系,从客户需求的洞察开始,到产品的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,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同时,流程的设计应注重效率和灵活性,避免繁琐的层级和部门壁垒,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。


3)组织高效

打造流程型组织,将组织定位为资源平台,构建端到端流程,传递市场与客户压力,深度支持业务流程运转,保障业务高效推进。同时,厘清集团管控模式,明确职责、授权与协同规则,为业务管控精准输入管理逻辑与资源,让组织在适配发展阶段的基础上,通过流程贯通与管控清晰,实现对业务的有力支撑。


在组织形态设计上,充分考量专业分工,让各部门具备专业能力;同步关注运作效率,通过事业部制、定期会议、流程固化等方式破解协同难题,减少部门壁垒与推诿,使组织既专业又高效,适配不同规模阶段发展需求,激活组织效能。


个人激活


个人激活的核心内容包括:发展牵引、能力培养、压力传递、动力驱动、文化洗礼、干部当责。


dd4f66a1ce0526c93f3a8754657f1d43.png

(1)发展牵引

核心目标:让员工看到在组织中的发展路径与成长可能性,避免成为“咸鱼”。

关键手段:

职位通道设计:明确晋升路径,通过层级晋升让员工显性感知成长。

双通道机制:区分管理通道与专业通道,满足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。

五层次人才模型:将员工能力分为初做者、有经验者、骨干、资深者、专家五层,匹配不同的职责与晋升标准。


(2)能力培养

核心目标:通过标准制定与实践训练,提升员工能力,激发成长动力。

关键手段:

能力标准建立:

素质模型(偏外资企业):聚焦潜在特质(如热情、逻辑思考力)。

任职资格(偏本土企业):强调显性技能与行为(如流程执行、客户沟通)。

人才盘点:对员工数量、质量、潜力等进行清查,明确培养方向。

后备人才培养:

课程体系:开发通用领导力、职能技能、业务专属课程。

轮岗实践:跨专业或跨业务轮岗,突破能力圈,积累复合经验。

师徒制:通过内部经验传承(如师傅带徒弟),加速新员工成长。


(3)压力传递

核心目标: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个体目标,避免员工浑浑噩噩,确保方向统一。

关键手段:

目标管理机制:通过PBC等工具形成个人绩效承诺,将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到部门与个人,明确“做什么”和“做到什么程度”。

日计划与总结:通过每日工作规划与复盘,强化执行效率,避免目标模糊。

教练式辅导:通过GROW模型管理方法用于释放人们的潜能从而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,这种管理方法旨在帮助员工学习与成长,不是简单的说教。


(4)动力驱动

核心目标:通过物质与非物质激励,驱动员工积极工作,提升效能。

关键手段:

物质激励:

薪酬与奖金:基本工资(保健因素)+绩效奖金(激励因素),强调“做得好、给得多”。

长期回报:股权、利润分享等,针对高量级人才设计激励。

非物质激励:

认可与赞美:通过赏识、荣誉称号等激发工作成就感。

挑战性工作:提供突破舒适圈的机会(如主导新项目),满足成长需求。


(5)文化洗礼

核心目标:通过组织文化凝聚人心,激发员工内在善意与使命感。

关键手段:

文化落地:“三板斧”宣传、传承、践行。

使命与价值观:传递组织存在的意义(如阿里巴巴 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),让员工感知工作的社会价值。

组织气氛调查:一般可安排在年底,每年组织一次,特殊情况可临时安排;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,集团企业文化部负责组织及后续改善举措落实的跟踪。


(6)干部当责

核心目标:确保干部队伍自身被激活,进而带动员工活力。

关键手段:

搭建干部管理体系:搭建干部管理体系需立足战略目标,借鉴行业经验,从多维度构建完整框架。明确梯队层级与定位,制定干部继任管理策略,重点岗位必须要有后备,对无后备的重点岗位提前布局。

干部能力要求:根据任职资格,每年定期认证,牵引干部能力提升,认证结果作为干部晋升和任职的前提条件;需具备战略视野与氛围营造能力;中层需承上启下、分解目标;基层需高效执行与团队管理。

干部培养:通过高管研讨、跨职能轮岗等,提升干部复合能力。

责任落地:明确干部对团队激活的直接责任(如下属成长、绩效提升),避免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。


HR组织保障:三支柱协同发力


HR三支柱通过明确分工与高效协作,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,实现战略价值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

HR COE(人力资源专家中心):处于战略层,聚焦人力资源政策与方案顶层设计,制定薪酬体系、人才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,研究行业趋势、开发专业工具模型,与HRBP协作将业务需求转化为专业方案。从业者需具备深厚专业知识、战略思维、研究创新能力及优秀沟通影响力。


HRBP(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):扎根业务一线任人力顾问,职责为了解业务目标,识别招聘、团队效能等人力需求,协调COE制定并推动人才管理方案落地,处理员工关系,推动组织文化建设。需有敏锐业务敏感度、需求翻译能力,善建立信任、快速学习与解决冲突。


HR SSC(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):执行层负责员工入职离职、薪资核算等事务,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流程,为员工提供咨询,统计运营数据辅助决策。要求流程执行精准,服务意识强,熟练使用HR系统,具备细节把控与抗压能力。


三支柱协同机制

HR三支柱紧密协同,形成闭环:

COE输出专业方案,经HRBP对接业务推动落地,由HR SSC标准化执行。

HR SSC与HRBP将数据与业务反馈回COE,形成闭环。


清晰的职责划分、数字化工具支撑以及适配的人才结构,是 HR 三支柱模式成功运行的关键。


结 语


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从组织、个人激活策略,到HR三支柱保障,企业需以动态思维构建人才与组织共生体系,通过激活“人”的价值,让人力资源成为破局不确定的核心动能,助力企业在变革中实现持续增长与价值跃迁。



返回列表

百思特助力中国企业“以变革 谋未来”!